生物资源
夷陵区有野生动物(不含鱼纲)4纲29目82科297种,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纲17科41种,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纲17目40科76种。野生动物中,兽纲9目26科63种,主要有果子狸、野猪、豹猫、小麂、毛冠鹿、黄鼬、华南兔、鼬獾、猪獾、狗獾、松鼠、鼯鼠等,国家一、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林麝、豹、猕猴、穿山甲、黑熊、水獭、黄喉貂、大灵猫、小灵猫、鬣羚、斑羚等;鸟纲有16目38科183种,主要有鸳鸯、灰雁、环颈雉、白冠长尾雉、红腹角稚、树鹨、黑枕黄鹂、褐河鸟、柳莺、兰翡翠、崔牲子、鹞、鹄、鹌鹑等,国家一、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雕、鸳鸯、红腹锦鸡、红腹角雉、冠长尾雉、勺鸡、红翅绿鸠以及众多的鹰、鸮类等;两栖纲有2目8科22种,主要有大鲵、巫山北鲵、蟾蜍、中国林蛙、黑斑侧褶蛙、棘腹蛙、棘胸蛙、双团棘胸蛙、沼蛙、泽蛙、无斑雨蛙、斑腿泛树蛙、花姬蛙等,其中大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;爬行纲有2目10科29种,有龟、鳖、草绿龙蜥、盲蛇、玉斑锦蛇、王锦蛇、黑眉锦蛇、滑鼠蛇、乌梢蛇、银环蛇、尖吻蝮等。
全区有植物2500余种,其中种子植物120科450属1200种。按所含种数排列的前15个优势科分别为蔷薇科、菊科、百合科、豆科、禾本科、虎耳草科、忍冬科、壳斗科、毛茛科、蓼科、樟科、玄参科、石竹科、唇形科、景天科,加上较大的桦木科、金缕梅科、四照花科、卫矛科等,构成植被的主要成份;按所含种数排列的前15个优势属为蓼属、景天属、悬钩子属、堇菜属、栎属、李属、槭属、荚迷属、冬青属、构属、蔷薇属、山胡椒属、木姜子属、凤仙花属、卫矛属。境内还保存着一批古老的孑遗植物金钱槭、连香树、珙桐、水青树、领春木、香果树、化香等。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、珙桐2种;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连香树、樟树、楠木、水青树、香果树、鹅掌楸、红椿、榉树等8种。人工栽培的珍稀植物有银杏(Ⅰ级)、杜仲(Ⅱ级)、厚朴(Ⅱ级)、喜树(Ⅱ级)等。
全区药材有7类256科1104种,其中植物药材213种。主要有天麻、黄姜、柴胡、麦冬、橘梗、金银花、尾参、百合、杜仲、枣皮、银杏、何首乌、生地、白术、白芍、伏苓、黄莲、药菊、薄荷、鱼腥草、柴苏等。
全区水产品中鱼类有35科、138种。主要为中华鲟、胭脂鱼、长尾鮠、大口鲶、黄颡、黄鳝、泥鳅、银鱼等。其中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胭脂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